您现在的位置: 江门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 首页 >> 正文

一领草席过酷暑

更新时间:2011/8/25 9:04:26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

品种增加 技术创新

一领草席过酷暑

    □ 本报记者 罗 兵/

    草席在凉席里算得上是“元老级”了,其以低廉的价格、柔软的材质、天然的清香,受到人们的喜爱。日前,记者在北京各大市场发现,今年的草席,不仅品种更多样,突破了传统的材质、图案,而且使用起来更健康舒服,还容易清洁、方便收纳。

    草席的材质包括蔺草、兰草、亚草、龙须草等等,其中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编织的草席颇受老人喜爱。蔺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用蔺草编织的席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具有吸湿性和放湿性,当温度较高时,可由无数气孔吸附湿气,如遇天气干燥时,似海绵状的蔺草内部自动释放出它储存的水分,起到空间湿度双循环作用,所以具有夏天凉爽,冬天不冰冷的舒适感。用蔺草可编出各种各样的纹理提花、绣花工艺席,还有可折叠的旅行休闲席,方便出外携带。

    在工艺上不断创新的亚草席,现在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亚草利用现代纺织技术,不仅可以编织出各种流行的图案花色,同时又具有抗菌、除螨功能。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使亚草席具有了疏水的功能,细菌不易生存,又有防污、防油的特点。

    传统草席的一大缺点是容易滋生螨虫,可能会造成人体皮肤过敏。因此,现在绝大多数草席在制作时多经过高温消毒,使席子的防腐抗菌功能加强。过去的草席多为人工编制,现在市面上的草席已多为机织。现代草席是经过高温蒸煮成草浆、去除杂质压成细条状再织成的,其做工不仅更加精细和柔软,还能够折叠储藏。

    除了现在超市里常见的草席,记者还在郊区市场上看到了一种“特别”的席子,那就是白洋淀的苇子席。在孙犁老先生著名的代表作《白洋淀》中的开头,就有关于对白洋淀席子的描写。

    “其实,苇席也很舒服,很凉快。只不过大家可能觉得有点硬,不太适应。”一位来自河北的床上用品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在白洋淀周边依然有很多生产席子的人家或是企业,只不过生产的席子更多的用于工农业生产了。

    一位散文作家曾经饱含深情地回忆:“小时候,我总是睡这种草席,柔软、透气、舒服,席子上面有断断续续的红色或蓝色的井洲草席厂或其他草席厂的字样。一觉醒来,一边脸上满是草席的印痕,有时是直的,有时是横的,有时是乱七八糟的网状。近些年市场上卖的那些贵得多的竹席子,其实不适合睡觉用。竹席开始睡下时很舒服,可是过一段时间,身下就开始发烫,像煎鱼一样,如要降温和保持凉快,必须像锅上鱼一样不断翻转身体……所以,睡老式草席,也许对身体健康有益。”

    该作家还特意强调:“我现在睡的席子,是几年前买是一件蔺草席,但蔺草太细,头一年睡的时候,发现身上痒,于是改睡竹席。显然这种城里的蔺草席工艺和原料没有以前井洲草席厂那么好。但今年,我又将席子用开水汤洗一遍,除虫,再用,发现舒服无比,也没有痒的感觉。”

    一位凉席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螨虫容易寄生在草席的缝隙中,导致“凉席皮炎”。因此草席的保养至关重要。新草席最好在阳光下晒一晒(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反复拍打几次,再用温水拭去灰尘,放在阴凉处晾晒;第二年重新使用的草席,要用消毒水擦拭一遍,或用肥皂水洗去霉点,用温水滤干,然后放在阴凉处晾晒;每天使用过的草席沾有汗迹或灰尘,有可能的话,使用前都应当用温水擦拭一遍。

    链接

    关于席子的中国文化

    和草席有关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变躬迁席”语出《管子·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这个成语现在已经很少用,意思是谦虚而让位。“席不暇暖”,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像孔子一生,四处游荡,就叫孔席不暖。唐·韩愈《争臣论》就说:“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读书时两人合坐一张席子,有一天,正读书时,街上很热闹,华歆放下书跑去看热闹,管宁觉得华歆太容易受外界影响,看不起他,所以把席割开分坐。与朋友绝交就叫割席,源于此。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和草席关系密切,《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的出身: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这说明,刘备小的时候,是和母亲一起编制草席维持生计的。

    唐朝杜牧有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意思是说,贾宜的谈话令文帝折服,不知不觉地把身子欠了起来并向贾宜的方向一点点前倾过去——形容听得很投入。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