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建立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初见成效
肉品产销有据 质量监管有序
□ 本报记者 陈 铁
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是将每头生猪从出栏、屠宰、批发、零售等信息,通过逐步传递,相继输入质量安全信息IC卡,最后组成独一无二的追溯数码。按照这个数码可以倒查追溯到每批猪肉的出产地、加工地和销售地。
作为商务部确定的食品监管试点,湖北武汉是首批建立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城市。目前,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已经覆盖了武汉中粮、武汉双汇等7家屠宰加工厂,以及武商、中百、中商的100家超市和1个批发市场。初步统计,这批厂商的猪肉销量约占武汉市总销量35%。
在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屠宰车间,记者看到:这里进场待宰的生猪都通过了动物检疫检验,合格证上的产地是中粮公司江夏良种猪场。经过现场抽检,这批生猪进入屠宰、速冻、除酸、分割的加工环节。最后,员工将这批猪肉的检疫合格证、产地、加工地等信息,集中输入质量安全信息IC卡。
在武汉市捷润食品批发市场,一排白条肉悬挂在滑轨上进行交易。记者看到:滑轨上的打码器对猪肉的质量安全信息IC卡,增加了“捷润批发”的信息。对于没有追溯码的外地猪肉,要将其检疫合格证上的产地、加工地等信息进行重新输入,形成一个追溯码后才能过关交易。同时,动检人员及时对猪肉进行抽检,如发现肉品有问题则将猪肉予以封存。
在中百仓储常青店,记者看到:肉品销售柜上新添了一种打码电子秤。与普通电子秤不同的是,打码电子秤打出的小票上除了有产品的名称、重量、单价、总价、产地等信息外,还有一串数字追溯码。售货员说,追溯码就是猪肉的“身份证”,它贯穿于“一卡两证”中,即质量安全信息IC卡、检疫合格证和电子化销售凭证。
肉品产销过程的电子信息化,使质量监管告别了手抄笔录的历史,既提高了交易效率,又能实现信息追溯。有关部门负责人称,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是新的科学监管手段,具有迅速准确的追溯能力。眼下,武汉市正在着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扩容工程,将集贸市场、大型餐饮企业等单位纳入“放心肉”监管范围。《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