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在省局和阳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阳江市质监局认真贯彻落实《阳江市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以实施战略为目标,努力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政府推动”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标准化工作有了良好起步,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初步建立了先进标准体系。目前,阳江市已初步建立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覆盖三大产业的先进标准体系。至2010年底,我市企事业单位在五金刀剪、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主导制订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为巩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龙头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已制修订地方农业标准28个,制订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50余个,已采纳、执行54个国家农业行业无公害产品标准和22个绿色食品标准,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8个,培育农业品牌9个;初步探索了在旅游、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科技、会展、酒店餐饮、交通等方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地方标准,努力树立 “阳江服务”品牌,为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标准服务。
二是联盟标准带动产业升级成效突出。阳东县东城镇通过探索,逐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联盟为基础,以政府支持为后盾,由企业参与制定的“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模式。通过推行联盟标准,引导集群企业共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一方面解决了无标生产的问题,提高了标准覆盖率。目前,东城镇产品标准覆盖率由25%上升到78%以上。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不锈钢水果刀、不锈钢多用钳、美容工具和开罐器等主要产品的“联盟标准”制订工作,督促、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起与产品出口国标准相接轨的生产技术标准,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五金刀剪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树立阳江五金刀剪的品牌形象,扩大了不锈钢多用钳的出口。
三是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成效明显。到目前,我市共有124家企业147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通过采标,既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又获取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促进了国际标准的本地化。我市还努力为企业通报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如组织人员搜集和整理欧美等刀剪主要出口国家的标准信息,尤其是刀剪的安全卫生技术标准,出台了《阳江市出口欧盟不锈钢刀具标准指引》、《阳江市出口欧盟不锈钢剪刀标准指引》供企业参考,并指导企业组织实施。企业按照“两个指引”来组织生产后,提高了刀剪产品质量,有效地突破了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化解了“出口危机”,促进刀剪出口增长。
四是技术标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推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免费为企业举办技术标准培训班、标准宣贯班36期,培训企业人员1560人次,派发宣传资料21800多份,有效提升了企业标准化意识和工作水平;积极依托全国、全省技术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围绕五金刀剪、食品加工、建材、机电、医药、化工、汽车配件、纺织服装等行业,初步建立起了支柱产业标准数据库准数据库在内的技术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国家级质量检验中心取得新成效,国家刀剪及日用金属工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动工建设,预计2011年建成,总投资近4000万元,是集产品质量检验、认证认可、产品研发、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以及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一流的检测环境设施、一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一流人才队伍和服务素质,将为五金刀剪行业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品研发实验室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阳江市质监局 供稿)